-
--热烈祝贺我会联办的科普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普活动
12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科协办函普字【2020】158号),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南京工程学会和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联办的“2020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一届‘天印筑梦·科普智行’”活动,被评为优秀科普活动。
机遇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智能制造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制造业深入融合,不断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这次世界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5G、大数据等技术方面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为未来智能制造的全球竞争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我国具有全球独有的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条。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随着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一大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已经建成。截至2020年6月,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1%和71.5%。
第三,在智能制造“走出去”方面已经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制造业始终秉承开放发展的理念,是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高铁、核电、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当前面临以下三大主要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复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仍然严重。
第二,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近年来,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加快实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先进制造计划。如德国的工业4.0。并且依托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体系,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我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三,我国在智能制造的一些基础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我国制造业领域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突出,对外依存度高,新兴技术掌控能力有待提升。如,全球工业设计仿真软件产业主要由美、德、法三国把控。许多企业仍然处于数字化起步阶段。如,芯片、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装备与软件系统仍然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