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我会联办的科普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普活动

          12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科协办函普字【2020】158号),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南京工程学会和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联办的“2020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一届‘天印筑梦·科普智行’”活动,被评为优秀科普活动。

  •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确立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 ——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学术科普

    当前位置: 首 页 >学术科普>

    高温行车必须明白的5大禁忌,开车需谨慎,最后一点坑了不少人!

    时间:2019/7/24 6:48:04    浏览次数:1445    字体:   

    面对已到来的炎热夏季,高温下驾驶必须明白的5大禁忌,你知道几个呢?




    第一点:勿放打火机

    一说到打火机,我想大部分男士都是随身必备一个,而小编作为一名资深老烟枪,自从开车以后就戒烟了,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在车内吸烟对同车乘坐人员是一种极不尊重的行为,因为车内相对来说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烟味会一直存留在车里,很难散去。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子的,更是不能抽烟了,不过很多人都说,戒烟是不存在的,这辈子也不可能把烟戒了,当然这样我们也能理解,毕竟我们国家的经济上升离不开烟民的贡献。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夏季就要尤为注意了,如果一旦把车停在了阳光之下,而正好可以直射到打火机,那么不出五分钟就很容易引起自爆,严重的会引发自燃,因为车子内饰座椅都是皮质或者布质材料,很容易就会燃烧起来,而车主往往这个时候不在车内,回来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堆废铁了。





    第二点:勿放电子设备

    目前来看,高科技产品一直都围绕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也只不过是当今社会的标配。大部分国民还会购买充电宝之类的附带电池,防止手机没电关机,这是一个让绝大多数人比较害怕的事情,手机一关机都好像浑身不自在,总感觉会错过些什么,没有存在感了。前段时间就经常爆出手机自燃自爆的事件,而手机还只是一块小电池,一旦在高温情况下,充电宝爆炸那么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这种例子数不胜数,马上就要到来的大热天,如果有购买充电宝的车主,切勿放置在车内。





    第三点:监控胎压数值

    夏季行车,特别是在高速路段上,轮胎由于快速转动和温度不低的地表发生摩擦,原本正常的胎压就会升高很多,爆胎就是一个随时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个和轮胎的新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是在胎压升高以后,任何一颗小石子就能破坏轮胎内气压的平衡,从而引起爆胎。而发生这种事故带来的伤害往往都是灾难性的,因为高速行驶中的汽车一旦一侧爆胎,整个车立马面临的就是翻车,并且没有可以逆转的可能性,只能自求多福这样子。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要跑高速路段,提前就要放一小部分气,之后就要经常监控胎压数值,一般胎压2.3-2.8BAR这个区间是最好的,如果发现不对劲就应该停车调整。





    第四点:切勿疲劳驾驶

    大部分人都应该可以感受到,在热天行驶特别容易犯困,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加之现在的汽车也都自带了定速巡航系统,一开起来就特别的省事,油门也不用踩,看情况转转方向盘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是开一两个小时还能撑住,如果是长时间驾驶,开着开着就睡着的大有人在,这样发生事故的几率也是非常大,所以一个人行驶的时候,一定要听听音乐或者打电话提提神,不然睡觉之后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进医院了。





    第五点:切勿发动机过热

    在中国,其实很多城市都是被评价比非洲还热,像重庆成都这些地方,还有非洲人来到长沙既然中暑了,所以不要小看高温天气。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黑色系的汽车,而黑色又是最吸热的颜色,夏季温度最热可到达40度以上,有些汽车发动机还没安装有隔热棉,就比如说近两年大众减配的厉害,很多车型就没有安装这个小配件,那么发动机偏热就不是一件稀奇事了,这个时候自燃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在行驶过程中感觉时间比较久了,就要停下来给汽车降降温,不要立刻熄火而是慢慢怠速,防止汽车中暑了。因为温度过高很容易产生进气膨胀,这样气缸进气就会减少,发动机也就失去了它的原有的功力了。





    以上五点就是我们在夏季行车要明白的五大禁忌,别看很多都是一些小细节,但是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不要觉得都是小事情就不当回事,事故发生也基本都是从这些情况里面产生的。大家多留意身边的一些小事,说不定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法宝,毕竟我们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