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我会联办的科普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普活动
12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科协办函普字【2020】158号),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南京工程学会和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联办的“2020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一届‘天印筑梦·科普智行’”活动,被评为优秀科普活动。
1961年11月,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作为省科协的直属单位,挂靠在江苏省重工业厅;1962年8月起,挂靠在江苏省机械工业厅。
一、建强学会组织、荟萃行业精英
1961年至1965年,作为行业科技社团的学会组织得以发展壮大;1966年至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学会组织遭受摧残。1978年恢复以来,学会的建设发展进入新的时期。1980年、1986年、1991年,分别召开了第二次、三次、四次以及后来的历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新的理事会,不断健全和发展了学会的组织机构。学会历届正副理事长均由省机械工业主管部门及其他机构或单位领导兼任;常务理事及理事,都由省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单位及各级机械工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机械工程师、技术革新能手、劳动模范等组成。
1980年前后,铸造、锻造、焊接、理化、材料、电加工、热处理、工业炉、机械加工、粉末冶金、无损检测、机械传动、物料搬运、压力容器、摩擦磨损、设备维修等专委会相继成立。如今的省机械工程学会,下设15个分会、1个产教联盟、4个工作委员会。届时有会员7694人,如将各市学会发展的会员统计在内超过两万人。这一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会员集群,形成了庞大的科技团队,聚集了行业中的精英人才。
二、围绕行业科技、开展学术交流
学会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学会恢复以来,重点围绕机械工业提高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的“三基”水平,开展技术讲座、培训、交流、攻关、推广等,始终坚持为机械工业技术进步服务,有效发挥了学会行业科技孵化器作用。
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形成常态。定期与华东六省一市轮流召开学术交流会;举办或联办“江苏省首届国际铸造研讨会”、“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高层论坛暨网络制造与智能制造学术研讨会”、“江苏省并联运动装备与机器人技术学术研讨会”等。与东南大学、省金属材料学会共同邀请英国和德国专家作学术报告;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联办“江苏省首届热处理学术会议”。此外,还举办专题性的展览会、演示会、博览会等,参与各项学术活动的人数达到7.5万人次。
各专业分会学术活动异常活跃。无损检测分会的“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热处理分会的“海峡两岸金属热处理论坛”、特种加工分会的“全国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与市场研讨会”等,主旨鲜明,频现亮点。铸造分会还组织企业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
三、开展课题研究,出版科普读物
学会主动开展或受托组织《江苏省机电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机械工业热加工能源技术电能替代研究》、《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链优化升级实施规划》等课题研究;2010年,与省经信委共同编纂《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编辑出版的《压力容器控制指南》、《冲天炉熔炼制度指导性技术文件》、《金相二级人员教材》、《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x射线机的暂行检定规程》、《粉末冶金成形技术》等多种教材和技术文件,广泛应用于省内外机械企业。
创办的《江苏机械》杂志,后改名为面向全国发行的核心期刊《机械科学与技术》。各分会还先后创办了《江苏铸造通讯》、《江苏热处理通讯》、《江苏焊接通讯》、《江苏设备维修通讯》等刊物,总发行量达7万余册。
2005年,受江苏科技出版社委托,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委员会与江苏省高校金工教学研究会,共同组织编写并公开发行车工、焊工、钳工、铸工、镗工等十几个工种实用技术手册的“技工系列工具书”十万余册。
四、培育科技人才,凝聚智慧力量
1985年,组建技术培训中心,先后举办各类高研班、研修班、培训班70多期,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行业专家、资深教授,就国内外当代机械工程高新技术成果及行业发展动向开展专题讲座。
1985年11月,成立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江苏省分校;1998年1月,更名为江苏省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作为学会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始终面向全省机械行业企事业单位招收全科生和单科生,开展继续教育、培育科技人才。与中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办粉末冶金大专班,为行业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无损检测分会、理化分会坚持面向省内外机械企业,开展Ⅰ、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取证培训,机械性能、化学分析、金相检验Ⅰ、Ⅱ专业人员和理化人员上岗资质培训,培训人数分别达到3万和2万人次。
2004年,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介中心联办“江苏省首届机械行业专业人才专场招聘会”。此外,焊接分会举办“全省焊接技能大赛”,工业工程分会举办“江苏省第一届工业工程致善大赛”,促进了全省机械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2010年,认定江苏大学为见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认证考试培训基地,与泰州市科协和姜堰区娄庄镇共建“科技服务基地”,为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人才搭建平台。
坚持开展“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申报工作,申报和获奖数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2018年起,首次开展“江苏省机械工程科技成就奖、江苏省机械设计与产品创新奖、江苏省绿色制造科技进步奖、江苏省杰出机械制造工匠奖、江苏省卓越机械工程师奖”五大奖项申报、评审、表彰等工作,在行业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